桌上有則舊聞,說的是去年國家電網公司年中工作會上,公司董事長、黨組書記舒印彪提出,能源轉型是社會化的系統工程,其根本任務是構建清潔、低碳的新型能源體系,根本途徑是再電氣化。這也說明電網公司的使命,正在引領我國能源轉型發展、創新發展的趨勢正在不斷深入,再電氣化強調轉化為電能的生產資料是清潔的、零排放的,更廣泛、更深入地被人們利用。
時間回到100多年前,愛迪生發明電燈后,電氣化以更快的速度推動著時代進步。眾所周知,電氣化是指在工農業生產和城鄉人民生活中普遍地使用電力。當前,在我國能源轉型正在駛入快車道,再電氣化勢在必行:在國內,一方面,煤炭消費量持續下降。另一方面,新能源裝機增長迅猛。這說明我國能源轉型發展、創新發展的趨勢再電氣化是升級版的電氣化,被賦予了新的含義,是數量和質量上的飛躍。從生產環節看,再電氣化體現為風電、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;從消費環節看,再電氣化體現為電能對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。
再從國際上看,世界能源正加速向清潔、低碳方向轉型,而中國已成為引領者。國際能源巨頭BP集團最新發布的《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》顯示,從近年來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長趨勢看,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國,是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推動者。研究表明,90%以上的清潔能源必須轉化為電才能得以應用。因此,電是清潔能源的最終利用形式,也是效率最高的利用形式。電網是能源轉型的中間環節,用戶深度參與系統調節需要強大的電網技術做支撐,這是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的關鍵,也是再電氣化的有效手段。也就是說,電網公司的使命就是實施“再電氣化”,再電氣化的首要任務就是加強電網基礎設施建設,擴大互聯互通,建設大電網,形成大市場。
由此,電力是工業文明的“代表作”,電氣化是工業文明的“推進器”,工業時代在一定階段也是電氣化時代。從這個意義上講,“再電氣化”不啻于一次漲破教條的思想大解放,不啻于一次銳意進取的改革創新。實施“再電氣化”,推動了中國電力發展得深刻轉變,體現了電力行業在經濟社會和能源發展中得責任擔當,最終形成競爭充分、開放有序、健康發展的市場體系,必將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新貢獻。